咨詢電話:(023)65678270
專業設置:新聞學、廣播電視學
學院簡介
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年輕而充滿活力,進取而快速成長,近年來被譽為“中國最具成長力新聞學院TOP10”之一。1999年創辦廣播電視新聞學本科專業,2007年成立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,2012年更名為新聞學院。2019年,新聞傳播學成為重慶大學首個自主增列一級學科博士點。經過20年發展,建成本科—碩士—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。
現有新聞學、廣播電視學兩個本科專業。新聞學先后入選重慶市特色專業(2015)、重慶市級、教育部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(2019),“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”入選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(2017),“災難事件融合報道虛擬仿真實驗”獲批重慶市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、教育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(2018)。
2017年,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入選重慶市重點學科;2019年,“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水平提升計劃”列入重慶大學“雙一流”學科重點建設項目。學院擁有校級研究平臺新聞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院,與校黨委宣傳部共建重慶大學輿情信息研究所(中宣部、教育部等直報點)。2018年,新聞學院成為第四批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。2015年,新聞學院成為中國記協確定的18家新聞院所中國新聞獎試點報送單位之一。
新聞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5人,實驗人員3人。其中教授(研究員)10人,副教授12人,博士生導師7人,碩士生導師24人。擁有國家“萬人計劃”青年拔尖人才1人,教育部“新世紀優秀人才”2人,新聞出版總署“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”1人,重慶市學科帶頭人2人,重慶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,重慶市學科帶頭人后備人選3人,中國新聞獎、長江韜奮獎評委7人,《中國新聞傳播學年鑒》編委1人,人大復印資料《新聞與傳播》編委1人,《國際新聞界》編委1人。
近五年來,新聞學院獲得各類研究項目共計80多項。其中,教育部重大課題1項,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,一般項目、青年項目、西部項目、后期資助15項,教育部、國家信訪局、新聞出版廣電總局、重慶市等各種省部級項目30多項,橫向項目20多項,重慶市教改課題10多項,獲省部級社科成果二等獎5項,國家級社科成果獎1項。
學院建有技術設備先進、綜合功能齊全的融媒體實驗教學中心,包括媒介融合實驗室、電視演播室、視頻編輯實驗室、攝像實驗室、攝影實驗室、數字音頻實驗室、傳媒與輿情調查實驗室。學院與新華社重慶分社、重慶廣電集團、重慶日報報業集團、重慶出版集團、華龍網等建立了產、學、研合作平臺和學生實習基地。
![]() |
新聞學院院訓 |
專業介紹
新聞學專業主要學習新聞學、傳播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,培養學生新聞采寫、新聞攝影、新聞編輯、新聞評論、新聞策劃、媒介經營管理以及網絡與新媒體等方面的專業能力。
廣播電視學專業主要學習新聞學、廣播電視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,培養學生廣播電視新聞策劃、采訪、制作、編輯、評論、播音、主持、媒介經營管理以及網絡與新媒體等方面的專業能力。
![]() |
華文傳媒國際會議 |
![]() |
2019網絡與新媒體講習班 |
就業去向統計表
年份 | 畢業人數 | 讀研和出國深造 | 就業情況 | ||||||
本校讀研 | 其他985 211高校讀研 | 出國 | 媒體單位 | 國有大中型企業 | 公務員及選調等 | 三資企業及其他 | 機關事業單位 | ||
2016 | 116 | 4 | 25 | 10 | 3 | 18 | 8 | 39 | 5 |
2017 | 109 | 7 | 23 | 14 | 9 | 32 | 3 | 18 | 3 |
2018 | 112 | 3 | 33 | 11 | 2 | 14 | 3 | 33 | 2 |
2019 | 110 | 1 | 23 | 12 | 7 | 30 | 2 | 24 | 1 |